寫作的時候,我還真不是能夠完全依賴憑空想像的那種人。
當然,一段情感也好,那些角色也罷,那些當然都是想像的產物(噢,對了,角色的樣貌經常都是最後才冒出來的,甚至很多都是故事寫到一半我才開始想,不為什麼,因為個性遠比外貌來得重要,雖說當年我也曾認真定義角色外觀一陣子XD),但例如說角色們住的地方,他們去的店的模樣,則是沒有憑藉,我就想不出來的東西。
之前應該也講過,我經常會拿自己的家或房間作為角色的房間,格局大概不盡相同,但就是會有某個空間類似,或者進行一些排列組合等等。
這是為什麼現實生活的隨筆裡面,我寫食物最得心應手(但複習起來好辛苦,明明是自己寫的東西卻這麼餓,這也是現世報的一種嗎?XD),如果將角色放進風景裡,寫得也絕對是自己去過的那些,例如說北海岸,例如說三芝的筊白筍田。
然後同樣是之前應該也提過的,就算是平行世界的故事,我也會拿自己看過的景物或者建築作為憑藉。
當然也不是說完全沒有例外,但因為這樣子真的比較簡單,之後也比較不容易忘記。
噢,說到這點我也想到,為什麼每次需要房間的場景,腦中浮現的都是我國一以前住的家,不為什麼,因為現在我住的那個家沒有床,但我每次寫到房間則幾乎都有床。甚至需要用到嬰兒床的場景,我想到的就是我小時候用的那張,當然我不會記得我躺在裡頭,望著外面的模樣。
記憶是很神奇的東西,我很喜歡自己腦袋變造它們,成就作品的這種形式,這比較不辛苦,但卻很有趣。
然後一方面也是,我真的是個很喜歡搭乘交通工具的時候,對著車窗外放空的人。
坐著的時候裡所當然轉向窗外,如果站著,我也站在可以看見窗外的地方,而且兩者所能看見的景色有時不太一樣,捷運是最明顯的。
就算是一樣的天氣,一樣的街角,但絕對不會有一樣的行人,當然有時候會有新店開張也好,或者可以發現一些先前經過沒看見的有趣的人或物或景,總之,很多是經常看也看不膩的。
也是因為這樣,之前想寫一個以捷運淡水線幾站作為主題的故事,雖然後來因為設定自己沒辦法處理而胎死腹中,但我想未來,我遲早還是會寫出類似的作品吧!
說到這個,其實最近的幾篇作品,《鐵蛋超人》以及《記憶黑洞獵人》,故事背景都發生在北海岸,或許也跟我這個想法有點關聯,雖然以我貧乏的寫景能力,故事裡面到底可以寫多少景色進去,我也沒法保證就是了。
扯了一大堆,其實好像也偏離我最初的主題了!
呃,好啦,我也不太確定最初的主題是什麼(爆)
那就這樣吧!(逃)
(然後,是不是不寫五月天我最近的日記就長不起來啊囧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