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注意這邊,或者已經認識我超過十年以上的各位應該並不陌生,我經常說,會開始大量創作,緣自於太過痛苦的國中時期。
最近非常期待《星空》這部電影,雖然沒有太仔細去爬劇情,不過從一些推薦看來,裡面確實是有我很想看的一個部分。
國中的我非常不快樂。
那時候發生了許許多多事情,好事不多,痛苦的讓人恨不得可以早點去死好解脫的事情倒是不少。
有好一陣子都想著,我到底幹嘛來學校,我到底是招誰惹誰了,甚至開始覺得其實根本就是我自己的錯,因為把錯歸咎於自己本身,其實還輕鬆一點。
開始創作其實是更早一點的事。
所以當然不是說因為那些討人厭的事情,讓我開始創作。
之前寫,就只是覺得自己可以,覺得好玩。
但發生了那些事情之後,創作成為了種寄託。
如果沒有那些,我應該還是會寫,只是比較晚才能找到點目地,或許也不至於寫這麼多。
而如果沒有那些,或許那個時期我的創作之中就不會有這麼多的苦澀,反而會有那個年紀應該有的天真跟純粹。
但說到底,這些如果是不存在的。
就跟《灰蛾》中的畢史麥而一樣,我並不會去想這些根本不可能發生的如果。
這不是說我真的沒想過,而是我不會真的去妄想這些如果的可能性,就算想了也想不深,畢竟那根本不可能實現。
而事實就是,這些苦痛的國中歲月確實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。
當然可以的話我並不想經歷,但回首那段時間,我很慶幸正因為那段苦痛,而成就了我寫作經驗中很特別的一部分。
噢,對了,說到這點也相當有趣。
儘管過得不快樂,當時的作品裡面也以悲劇為主,但其實細究劇情,還是可以看到一些非常奇妙,很單純的元素。
那絕對是現在的我想寫也寫不進去的。
反倒是現在,儘管很想寫一些非常天真的作品,卻老是難免摻了些經歷過些甚麼的世故。
雖然我終究是個毫不成熟,老是不肯讓內心那個小女孩長大的笨大人。
我想,只要我一天不想真的長大,我的作品就會繼續這麼矛盾下去吧!
但不知道為什麼,我其實不討厭目前自己的寫作狀態。
這大概是因為,我寫得很快樂吧!
而我認為,不論別人怎麼想,這應該是對目前的我的創作來說,最最重要的部份了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