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從開始每天一至二首五月天MV貼在G+開始,我回憶起那著追著五月天的點滴,然後意外的發現,裡面竟然有這麼多這麼多數不進的回憶。
然後是拿到了專輯,雖然寫了聽後感,但還是覺得不夠,我很想很想寫點什麼,那是無關乎音樂,但也不該有過多的灑小花舉動。
然而呢,這怎麼可能呢?(微笑)就像我也很清楚的,我已經沒辦法用很客觀的角度去看待五月天的作品了。
但我依然不覺得自己的標準是寬鬆得太過分,就像我還是會很在意發音的問題,然後發現幾個這次我覺得阿信唱錯的地方也有五迷在討論。熱愛可以是瘋狂的,但我依然相信其中必須包含許多理性成分,否則只會變得非常恐怖。
我不會說音唸錯是小瑕疵,那是個問題沒錯,但阿信在這張專輯裡面的歌詞都寫得很好也是事實,就算你覺得這是我身為一個五迷的主觀判斷我也無能為力。因為心得這種東西,原本就是主觀的。
啊,以上不是重點,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扯到這裡來。
在開始搶票前,正確說來是一直到最近我才回憶起來,五月天並不是我第一個為之瘋狂的偶像。我也曾經去同人販售會追過小關,而我竟然幾乎忘了當時的心情。
對小關的愛還在,聽到他的作品或者歌聲也都還是喜歡,但就僅止於此了。
可是無論如何,當年追著許多聲優,還是我生命中非常可愛的一段回憶。
一直到現在我還是學不會用正確的地方尖叫,但是在演唱會搖著藍色螢光棒,浸淫在那片彷彿無盡的藍色螢光海裡,即使聲音不是自己發出的,還是有種身為其中一份子的感覺,這些心情,讓我覺的只要能夠一起合唱,一起成為收在演唱會CD或者DVD的一部分,就相當足夠了。
最近看到公視播的離表,還是為那段阿信說想把大家的「啦啦啦啦」收集起來而落淚,阿信說「但這又錄不起來,因為是我們共同存在的空氣」。
所以為了吐息那份溫柔的空氣,雖然每次都覺得快爆炸了,我還是會想去搶票。
只是呢,下次我想再距離大叔們進一點,因為我好喜歡好喜歡看到大叔們表演時互動的樣子啊!
雖然與同齡的人相比,一直覺得自己是不夠成熟的,但我也更清楚,無論如何壓抑,我都會也必須長大。我不知道自己對於「長大」的表現是什麼,大概是冷淡吧!
過去我一直是個雖然內向,但很容易對於自己認為「還好」的對象透露太多自己,現在我不再會了。
這恐怕是種為了怕讓自己受傷的防衛機制。
不敢在別人面前哭也是,應該說是不想。倒不是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脆弱,雖然或許不知不覺,也包含了這個部分吧!
就這樣子越來越淡漠,偶爾也會懷疑自己是否變得越來越冷血。
但是,五月天總是可以讓我又哭又笑,即使只是短短一段文字,一兩段團員間的打鬧、吐槽,也可以讓我原本低落的情緒瞬間一掃而空。
我的心情就這樣,因為追著五月天,而從谷底迅速爬升。如果說這不是喜歡,那還有什麼算是呢?
那塊壓在我內心,還是熱情的,想大吼大叫,對世界大哭大鬧的孩子仍然存在,而如果沒有因五月天而起的這些(即使,對於非五迷來說,這也不過就是張新專輯,一場演唱會罷了!),我大概早就不能如此清楚聽見她在對我打招呼,沒辦法繼續與她對話了。
謝謝五月天,讓我能牽住那孩子的手不放。
而我會一直一直記住,你們所送給我的,許多歌曲之外的無價寶藏,以及這些,因你們而起的的癲狂。
瘋就瘋吧,畢竟,沒有瘋狂,怎麼能算活過?(笑)
23號見,我的偶像們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