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

[雜]阿信 X 姚仁祿:有聲的書法~墨飛定律 by 藍璃

這場是12/10在華山的講座,主要是因為之前主唱跟書法家董陽孜合作辦了個展,其實我也不太清楚到底是什麼類形的展,好像是書法搭音樂那樣子的感覺。
當時其實還蠻想去看的,但又覺得我根本不知道怎麼欣賞書法,結果猶豫了半天也就錯過了。

因為這場講座有網路直播,所以我是在家裡收看的。
也因為這樣,在家的璃爸也聽到了片段,然後很訝異為什麼會有這個合作。
(璃爸還知道董陽孜老師這樣,早知道就看看璃爸有沒有興趣去看XD)

對姚仁祿的認知就像主唱說的,在慈濟大愛台有個介紹書的節目,還有他是知名建築師,許多(他自己說的)過往就不提了,反正這些也是從小阿姨那邊聽來的。

原本看這標題我也搞不清楚阿信要說什麼,書法嗎?繪畫或者藝術嗎?總之,腦中大概就是這個範圍,主要是正好有空,又很好奇到底可以聽到阿信分享什麼,所以就聽了。
先說結論好了,這是場非常有收穫的講座。
雖然阿信說他講得亂七八糟的,但對我來說真的講的太棒了。

儘管主題是繞著書法以及繪畫,以此為開端,然後聊了不少歌詞創作以及阿信的成長過程與藝術這塊的關聯,但不管是中間的一些談話,或者之後的Q & A都讓人收穫非常。
我真的很高興有聽到這場講座。

因為過了一陣子,所以我也不記得詳細過程了!當初也只是邊聽邊打在G+上,所以現在我就稍微整理一下那時後打的片段。
當然並不是阿信當時說話的完整內容,但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。
就不照順序了,因為我現在也忘了順序XD

1.
沒記錯的話,這是主唱大人在回答某個從大陸來台當交換學生的學生的問題。
這個學生說,她的父母希望她可以當老師,但她完全不想,一旦結束在台灣的課程,她便必須回去,且同時要做決定。
偏偏她又沒有其他的目標,只知道自己不想當老師。

於是阿信就這麼回答了。

「我現在肚子很餓,如果問你們最近的便當店在哪裡,你們可能會給我指一個方向。我要怎麼過去?這裡有兩個門,或者可以爬窗。如果沒人告訴我,因為很餓,我還是可以靠自己找到便當店,可能只是要繞些遠路。
重點是,你要知道自己生命中的飢渴在哪裡。
你的父母會希望你走他們期望的路,其實只是怕你受傷。
所以,如果你想爬窗,記得不要讓自己跌倒,讓父母擔心。

既然你現在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,那就乾脆照著父母的期望走,也許你當了老師,會碰到很多人,或許就會有什麼事情改變你的想法。」

或許就像阿信說的,他成長過程雖然叛逆,但他的叛逆是比較限於自己本身(也就是不是說去幹什麼危害社會的壞事XD)。
這場裡面,阿信說了很多很棒的建議,並不是說你一定要這麼做,而是可以這樣子做做看。

2.
還有關於創作靈感(?),主唱有個非常棒的比喻。
主唱說,他其實並不相信有靈感這種東西。
想像你眼前有個大湖,湖很深,你每天朝著它丟石頭,石頭立刻就沉下去了。但總會有那麼一天,當你丟下石頭,這石頭卻浮在上面,是這顆石頭比較特別,所以不會沉嗎?不是,是因為你丟太多石頭,把這個湖填滿,於是你丟得這顆石頭便再也沉不下去,而「浮」了出來。這顆浮出來的石頭,其實就是很多人所謂的靈感,但那全部都是你過去的一切累積,如果你之前沒這麼努力的丟石頭,這顆石頭終究不會露出來。

後面有五迷問了很囧的問題。
之前主唱有在臉書跟微博公佈了他的書架,然後竟然有五迷因為好奇他看甚麼書所以去找來看囧
還問主唱說:他看這麼多書是不是為了丟石頭。(廢話,當然不可能是囧)
面對這種瘋狂的五迷(是我太奇怪嗎,會覺得這很瘋狂?),主唱的回答還是很好,他說,就算是現在,他大概每年還是會看大概一百本左右的書,不是為了找靈感,只是因為他喜歡。

我一直很喜歡主唱面對這種詭異問題時候的回答方式。
不違背自己的想法,但又顧慮到歌迷的立場,不會讓歌迷覺得太受傷,真的是太體貼了。

沒記錯的話是第七張專輯的側拍,好像是<春天的吶喊>的鼓橋不定,然後中間有一段就是主唱蓋著不知道哪本書在沙發上睡著了,我對那畫面印象超深刻的。
還有就是之前梁靜茹跟丁噹上週日狂熱夜,然後靜茹也說,阿信老是隨身帶著書。
但雖然主唱愛看書已經不是新聞了,聽著講座串連著那些還是有相當不同的感受。
話說回來,主唱忙成這樣還花時間看這麼多書,我真的覺得自己該好好檢討了,啃書太龜速根本不是藉口啊!|||

3.前面說過,這場演講裡面,阿信聊到很多自己的事情,包含自己跟藝術世界的關連,以及自己的成長。
雖然之前就在某個訪問聽主唱說過,他是個很缺乏自信的人(如果是剛認識他們的時候我大概不會相信),如果不是跟五月天在一起,他絕對沒辦法辦到現在的這些,所以五月天裡面最不需要擔心會單飛的人就是他(當時是在回答他有沒有想過單飛之類的非常無聊的提問)。

現場有人問,每次聽五月天的歌都會覺得詞跟曲非常契合,但曲不見得是主唱寫的,他到底是怎麼做到這點的?
這問題其實是有點莫名其妙,但我非常喜歡主唱的回答。
主唱說,那是因為你們沒聽過這首曲搭上其他的詞,所以才會覺得這樣很合,也許當這個曲填上別的詞,你們會覺得更好。

以前的話,我會覺得這是因為主唱很謙虛,但現在我反而會覺得,這是因為主唱對自己的東西或許沒那麼有自信所致。
不過,也因為那麼一點的沒自信,因為主唱並不像我所想像的那麼厲害,以及有著絕對的自信,才能成就這樣子主唱,這樣子的作品以及這樣子的五月天。
如果少了這個部分,那麼他就不會是我所喜愛的那個五月天的阿信了!

然後主唱也說,他覺得自己一直以來都不覺得自己很厲害,好像也不是沒有原因的。
在師大美術班的時候,身邊都是一些很會畫畫,對藝術感受非常強烈的同學。
例如某次去淡水寫生,同學畫出來的船被夕陽照耀,就像在燃燒一樣,但他卻把那些可樂罐、河裡的垃圾都畫進去了,覺得自己真的很沒有藝術的眼光。
(但也因為你的東西如此不脫離現實,才能讓歌迷感受到你歌詞的真實啊主唱QQ)

還有學吉他的時候,因為身邊有些吉他很強的人,又很愛炫耀,例如溫尚翊(這一段台下根本笑翻了),而他因為吉他一直都很爛,只好去當主唱。
還有小時候他去參加過小學的合唱團考試,發現自己根本是個音痴。可是雖然是音痴,只要一直努力訓練,還是可以進步的。

聽主唱這樣子講下來,雖然主唱都講得很可愛很輕鬆,但就是覺得很感動。


看到G+整理的部分就這樣了。
其實應該還是漏掉了很多,但好像你水管也找得到就是了。

主唱回答問題的時候其實還是老樣子,需要思考一下,但作出的回答真的都超棒的。

以前看五月天,或許通常都是阿信發言(起碼是最開始說話那個),不曉得是不是因為這樣,他給我一種被推的很前面的感覺,結果反而沒有太特別去注意阿信(這理由很怪我知道),我甚至有一段時間會覺得主唱是五月天裡面我愛最少的人(主唱大人對不起)。
或許一方面也是我總是把歌/作品跟人分開來看的原因。
五月天歌曲的詞始終是我越來越喜歡他們的主因,所以我總是害怕我太喜歡主唱而失去了對他的詞作的判斷力。
這是我之後對於我那詭異的心境作了分析的結果。

現在我就根本不想管那些矛盾,反正我愛五個大叔XD

只不過,這幾年比較上來說,接觸到主唱大人的文字還是比其他團員多得多。
(雖然我也看石頭的網誌以及一些瑪莎的推薦序,還有就是團長的網誌、FB,鼓手沒辦法,他在網路上的文字真的非常少|||)
因為這樣,讓我越來越懷疑我本來鼓手控的立場(爆笑)
可是也因為越是這樣子接觸主唱大人,越能夠理解我當年到底有些怎樣的誤會(笑)。

我知道我是再也沒辦法客觀的看待關於五月天的一切了。
可是啊,要客觀幹嘛呢?何況音樂的好聽與否,原本變是主觀的。
喜歡就喜歡,要很理性的分析簡直是莫名其妙。
就像主唱說的,他看書是因為他喜歡,不為任何目的。
而我愛五月天的音樂,也不需要任何理由。

(然後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分類,以後要不要乾脆拉一個五月天的分類出來冏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