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,每次對於該怎麼稱呼主唱我都有點小小困擾(笑)
或許是因為我是個對於稱謂啦、名稱很斤斤計較的人,算是種精神潔癖吧!
所以我會想,當阿信不是主唱的話,我是說,例如身為SR的老闆兼設計師,以及一個作家的話,類似這類的,那我又該怎麼叫才好。
其實我有改過噢,但因為突然改口自己也不習慣,又好像有點刻意,最後就放棄了(苦笑)
話說回來,一開始會叫五月天阿信,好像也不是因為一種隸屬或者身分,只是為了跟信區隔而已。
但無論如何,雖然這件事還是困擾著我,但也其實不太影響啦,在其他時候。
(我的意思是......其實我底下可能還是會混著叫XD)
對我來說,很簡單,雖然阿信有許多身分,可是,他就是他。
以上,完全是題外話。
但也不完全是題外。
這本書剛出的時候,主唱就上了當時我每天鎖定的,建恆哥主持的「日韓音樂瘋」(我忘了那個單元名稱,但那個單元真的很有趣,後來不二良也來上過)宣傳,其實當下我就很想買。
但我還是不太確定自己到底該不該買這本書。
首先是性質,就像有些人感到疑惑的,為什麼主唱第一本寫旅遊的書介紹的竟然是日本。
雖然我喜歡日本,但說真的,我是不怎麼看旅遊書的人。了不起看一些雜誌或報紙上的旅遊專欄也就算了,要我去買一本旅遊書,呃,就算我再喜歡主唱的文字,還是有點困難。
再來就是心態。
雖然我曾經買了主唱的前一本書,但那畢竟是歌詞,我本來就很喜歡主唱的歌詞,而前後的散文又很美,我並不覺得買那本有什麼浪費。
但我不知道我到底會不會更期待主唱更多的文字,在2008年的那個時候。
一直到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一場五月天的演唱會,我的心態從一個「喜歡五月天的人」變成了「五迷」之後,則有更新的事情困擾著我。
就像上面說的,我猶豫的點,是我到底夠不夠喜歡主唱的文字到,能夠買一本,我或許沒有興趣的旅遊書?
又,我不是那種,只要是主唱的就什麼都好,我的意思是,我當然很喜歡主唱的文字,也深愛他的歌詞,但這是一回事,我其實並不確定,自己到底能不能夠接受更多。
這點有點複雜,可能要講到我對於書本本身的潔癖。
我一直覺得,一本書如果能夠遇上真的懂它、喜歡它的人,那是這本書的幸福。
當然前提是,這本書是一個作家耗盡許多心血的創作。
於是,當我把阿信放在作家這個位置,我也必須以過去我對於許多我喜愛的作品的檢視角度,去確認自己究竟該不該買這本書,因為我很肯定,這本書我一旦買下來,不管到底喜不喜歡,我都不打算轉手,但這樣子真的對於書以及作者本身都很不尊重,我一直如此認為。
扯了這麼一大堆,而時間來到了2011年年底。
滿心期盼著的《第二人生》,那嚇死人的,找不到什麼毛病的可怕歌詞。
我忽然覺得,計較這麼多的自己,根本是個神經病。
我喜歡主唱的文字,也想看更多主唱的文字,這才是重點,剩下什麼的,根本不重要。
也忘了我到底花了幾天,應該不久。
這本書雖然很厚,但大多都是影像,但也不是說它的文字很少,據說是45000字,怎麼會少。
只是,消化這本書,需要消化的除了文字跟影像,還有其中的情緒。
我不太確定我用「情緒」這個詞彙是否正確,但我確實是有一晚被嚇著,以至於停了幾天才又再看下去。
如果要我定義這本作品的類型,嗯,我認為是散文類的旅遊書。
這樣講可能有點讓人不懂我想表達什麼。
總之,如果你也是看過一些阿信的文字(我不是說歌詞喔,我是說其他的文字),那麼這就是那種感覺。
也是有很主唱平時說話的口氣,有些照片旁邊的介紹都很可愛,還不時出現「喔」還是「噢」,就好像主唱在當導遊,跟你說明這個那個一樣。
但也有很浪漫,很心情的描述。
我最愛的是講約翰藍儂博物館那段,通篇第二人稱,實則是第一人稱講著主唱自己的故事,那段看得我莫名哭了,連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哭什麼。
當然,去日本怎麼可能漏了五月天在那邊的演唱,以及錄音等等行程,這裡面也有說。
自然也不會漏掉那些過程中的趣味,例如錄完《為愛而生》之後,搭到很驚悚的長榮Hello Kitty班機。
(八個男生搭那班專機,我光是想到那情境就快要笑死了XDDDDDDDDDD)
要說這本旅遊的點,基本上就是主唱自己覺得值得一去的地方。
倒不是每個看了都讓我覺得想去。
但因為主唱自己大學所學的專業,倒是可以看到很多詳細的,關於建築之類的介紹等等,主唱用的許多比喻都很有趣,一點都不枯燥。
對了,裡面也講到了兩本書,但那兩段都好沉重,沉重的我看完就哭了(爆)。
但不知道為什麼,被主唱說得我好想找那兩本書來看XD
(結果重點反而是書而不是景點,沒辦法|||)
說到影像部分,我也覺得這本書的影像編排真的很有趣。
沒辦法說這樣到底是怎樣,反正不是整整齊齊的排就是了。
但也因為這種設計跟用心的編排,反而會覺得每頁都是不同的,不是幾張照片放在那邊就算了,大概是這種感覺。
影像之外,裡面有不少主唱的塗鴉跟插畫。
很可愛,有些會讓人會心一笑,而且還是那句「果然是很有主唱的風格」。
當然啊!
這就是主唱的文字,主唱希望抓下來的角度,以及希望可以呈現的感覺。
說了一堆,好像還沒說到最關鍵的心得。
我不知道,對於一個只是想看旅遊書的人會覺得怎樣。但如果你是一個想要旅行的人,我不是說日本喔,你只是覺得旅行有趣,看別人寫旅行的心得有趣,而且並不討厭阿信的文字風格的話(再次強調,我不是指歌詞,但或許那確實是非五迷比較能夠取得的部分),我真的覺得這是本值得一看得作品。
但話說回來,其實我並不是在寫推薦心得,所以以上話請當我沒說過(笑)
「有沒有想過,當自己七十七歲的時候,會在什麼第方,過著什麼樣的餘生呢?」
「離開旅遊書上的最流行熱鬧的街廓,從規律的日子裡脫軌。不要真的等到七十七歲了,不如,現在就開始計畫一場浪漫的逃亡。
帶一本一直想看,卻始終找不到時間看的書,和一直想要細細回憶的小小往事。
時間不多了,真的快要老了。
快,浪漫的,帶自己逃亡。」
問我的話,我確實是不會想去走每個主唱推薦的景點。
但,內心那份想去哪邊旅行的心情,確實是蠢動著呢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